-
学校成功举办2025届毕业生招聘会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满足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11月13日,学校举办202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在文化长廊设置主会场,在光华楼设置艺术分会场。此次校园招聘会共邀请了近300家单位参加,相比去年,增加了近50%,总共为全校3000余名2025届毕业生提供了近1600个岗位,超过4500个招聘名额,涉及教育、金融、人工智能、艺术、销售、新媒体、计算机等多个行业,实现专业全覆盖,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选择。不少招聘单位提出了对应聘者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如上海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岗位,我们会对候选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与设计水平做出不同要求。”上海嘉禾阳光幼儿园则表示:“作为老师,阳光和自信也是很重要的点,要有责任心,有追求,对孩子有热情。”关于毕业生就业方向,部分公司也给出了指导与意见:“面对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学生更应磨练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交流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同学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于各个企业展位之间。从热门的互联网公司到传统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每个展位前都2024-11-14 -
商学院组织 “国家自科项目申报指导”主题讲座为了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并增强教师们撰写基金申报书的专业能力,商学院于2024年11月8日下午荣幸邀请到高建华书记,在日阶105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国家自科项目申报指导”的专题讲座。商学院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学术盛宴。(讲座现场)讲座伊始,高建华书记首先呈现了2024年商学院科研项目申报的概览,并对商学院上一年度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接着,高书记以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潜力分析报告,向在场教师传授了科研管理的宝贵经验,并激励商学院的青年教师们积极投身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在讲座的最后部分,高书记对国家自科项目的申报流程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他结合自己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成功经验,分享了申报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并针对申报项目中的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此外,高书记还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科项目申请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分享了撰写技巧、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问题。(在场老师认真聆听讲座)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并计划将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未来的科研项目申报书中,以期提升申报成功率。文|杭磊图|陈涛供稿|商学院2024-11-12 -
喜报 | 我校人工智能学院获2024年第二批“教育部华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024年10月26日,在遵循教育部关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及华为的评审流程指导下,华为携手高校教育专家对已通过初审的“2024年第二批华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立项评审。此次评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75个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综合评审。中标单位多数为985/211高校及双一流大学,竞争异常激烈。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王晓波团队提交的《基于鸿蒙参赛成果的教学革新——鸿蒙实验室和课程建设》项目,在众多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立项。教育部与华为合作的协同育人项目,通过产教融合推动新工科建设,利用华为的前沿技术和教育资源,助力高校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力在本次项目申报中,经专家评审,45个项目进入答辩环节,最终30个《HarmonyOS》新工科项目获立项。上海市有一个项目成功入选,即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的项目。该项目聚焦HarmonyOS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将其融入教学体系,旨在培养适应未来分布式应用开发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新工科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024-11-11 -
我校完成第八批“活力课堂”建设方案专家评议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数智转型赋能教学改革,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落实《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才培养提级发展‘专业优化、课程优化’三年行动计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第1-7批试点课程建设情况,学校决定开展第八批“活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试点工作。(图:申报教师汇报建设方案) 本轮“活力课堂”教学改革试点重点聚焦将人工智能最新发展和应用融入课堂教学,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打造升级版的活力课堂。经教师个人申报,二级学院推荐、遴选,全校共有39名教师申报了本轮试点。其中,人工智能赋能课程23门。11月6日至7日,39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围绕天华学院“活力课堂”通用教学模型,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特色与创新、预期效果和考核指标等多方面展示了该门课程的教改理念和具体措施,逐一对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汇报。在人工智能赋能方面,申报教师提出建立课程知识图谱,并以此为基础开发课程群和专业图谱的构想,可视化呈现学生专业学习目标达成度,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资源数智化。同2024-11-11 -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中喜获佳绩2024年11月9日至10日,第七届“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复赛决赛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成功举行。本次大赛以“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实现全球有效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0所上海高校的中国学生组选手参赛,致力于评估参赛选手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和解决跨文化问题的能力。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市外文学会共同主办,展示了学生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跨文化交流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自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以来,已成为外语类学科竞赛的权威三大赛事之一,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此次赛事,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上海知名高校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选手同台竞技,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我校初等教育学院选派了英语(国际课程合作)专业的沙奕菲、小学教育专业的徐逸杰和小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宋婉萁三位优秀选手参赛,由侯彩虹、陈慧美、柴豪𬱖三位教师担任指导。选手们在11月9日2024-11-11 -
天华学院举办第四届基础教育论坛 “战位铸魂 讲台育才:‘兵教师’师范生特色培养与创新”自2022年起,随着《退役军人事务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中小学校园内涌现了越来越多英姿飒爽的“兵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紧跟国家步伐,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在“兵教师”师范生培养模式上寻求创新突破。2024年11月8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基础教育论坛,以“战位铸魂,讲台育才:‘兵教师’师范生培养创新”为主题,展现了学院培养高质量“兵教师”的决心,并为特色教育模式注入了新活力。出席活动的有嘉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彩明,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巍清,上海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会长向奎,北京和合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臻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执行董事长石伟平,党委书记高建华,常务副校长龚春蕾,副监事长曹云林,副校长程葆青、徐子卿和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小学优秀教师代表。 会议正式开始前,天华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华致欢迎辞,他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嘉宾和兵教师们的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在退役军人教育方面的举措与成果。高书记指出,在学历教育层面,天华学院自2023年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专升本渠道录取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