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长培训周记 | 2023年上海市幼儿园园长培训幼儿园观摩第三周2023-12-19
-
我校7名教师获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23-12-19
-
学保处召开2023级专升本新生代表座谈会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专升本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了解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同学们遇到的困难。12月18日中午,学保处在月华楼270会议室召开2023级专升本新生代表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校党委书记助理、武装部部长卢建兵,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包静波,学保处副处长邵海波,学保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杨央以及十名专升本新生代表参加。座谈会由包静波老师主持。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中进行,同学们与领导老师展开积极互动,就目前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学方式方法、学生活动、辩论训练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享交流。与会老师认真听取了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征求了大家的建议与意见,并详细记录,就各自分管方面逐一进行了回应。学保处常务副处长包静波向与会学生代表阐明了召开本次座谈会的意义,鼓励专升本学生针对自身条件,制定详实计划,坚定信心,补足短板;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延申,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组织活动,进一步明确好未来发展的职业方向。最后,学校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在总结发言中说道,学校高度重视专升本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针对当前专升本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大、职业生涯不够明2023-12-19
-
我校学子喜获国赛——“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铜奖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赛道全国决赛在吉林大学举办。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斩获全国铜奖。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求卓越,守德崇劳制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赛由吉林大学承办“智能+”赛道智能物流搬运赛项和生活垃圾分类赛项国家级竞赛,来自全国的228所高校的371支代表队、1437名学子参赛。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决赛三级赛制,设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3个赛道,共8个赛项,其中新能源车赛道包括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2个赛项;虚拟仿真赛道包括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4个赛项;“智能+”赛道包括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2个赛项。竞赛中采用初、决赛机制,在初赛决胜出围的队伍将进入社区准备决赛,因此将社区实践考核环节也纳入了赛程之中,在封闭的社区环境下,规定的6个小时内,每支参赛队伍通过竞赛社区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根据现场命题要求,完成作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采购、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宣传报道等任务。同时采用社区内现场提供的3D打印机和激光雕刻机完2023-12-19
-
学校举行第52期博士沙龙: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12月14日中午11:30分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第52期博士沙龙,本期沙龙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特别邀请人工智能学院的陈佳雯老师与李忠唐老师与大家分享人工智能的有关研究。沙龙报名踊跃,50余人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充分显示了大家对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情,活动由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参加教师合影)陈佳雯老师以“AI如何融入协作学习——群体感知的视角”为题与大家做分享。首先陈老师分享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中的几个关键概念:调节学习、支架工具、群体感知和情感感知。陈老师强调了在协作学习环境中,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接下来,陈老师又与大家分享了读博期间自主研发的两个重要软件工具:Co-Learning和SenGAware。Co-Learning旨在提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效率,通过AI技术来支持和优化协作学习过程,SenGAware能够识别和分析群体中的情感状态,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学生的情感需求。最后,陈老师详细阐述了这两个工具在协作学习情境下的教学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工具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学习体验和成果2023-12-18
-
校监察委赴教学部门开展学期工作调研12月14日,郭伟奇总校监、史文校监赴教学部门调研学期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听取各二级学院的意见反馈,本次专题研讨会在明华楼五楼会议中心召开。副校长龚春蕾、各二级学院正副院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本学期,我校教学部门全面贯彻董事会年度工作纲要提出的“七个持续推进”总方针,全力落实校行政“抓攻坚、固根本、求突破”三大要求,紧盯转设评估重大任务,抓住专业优化、课程育人两条主线,弥补现有短板、注重质量提升,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总校监郭伟奇、校监史文和副校长龚春蕾听取教学部门工作汇报)各二级学院认真贯彻董事会年度工作纲要的安排部署,对照本学期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结合本学期我校新修订的《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力推进班导师全覆盖、专升本“课程补缺、专业强基和就业助力”、以及“专、通、雅”和“16条学生能力素质标准”从培养方案进一步下沉落实到课程实施大纲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学前教育学院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本学期完成托育实训室(一期),启动教师托育培训,开展高级育婴员培训,有力支撑了学前教育专业0-6岁托幼一体化师资培养目标的转型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