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12:00,健康学院与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育成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东校区(上海天华人工智能科创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出席本次仪式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总校监朱国权、健康学院院长徐晓峰、天华学院对外合作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建文、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答英娟,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徐美芳、转化医学网创始人潘浏阳等。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徐晓峰院长与嘉定区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徐院长在签约时强调,此次合作绝非简单的空间扩展,而是天华学院面向未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抉择。他指出,本次合作将有效打通学术科研与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师生提供一个“在真实产业环境中学习与创新”的绝佳平台,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一、强强联合赋能产业升级
育成中心是由上海市嘉定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的事业单位,以“引进高端人才与创新项目、推动前沿科研”为核心宗旨。其重点布局领域包括生物医疗技术设备、新能源新材料及物联网产业,已建成先进工业设计中心、生物科技园(BioCube)等平台,并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学院则依托高校专业建设和科研优势,在康复治疗、健康服务与管理、疾病诊疗技术、健康服务转化等领域具备深厚积累,与育成中心的产业资源高度互补。双方共建AI+大健康应用会客厅的新型孵化模式,为AI在大健康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并提供各种应用场景来招引和服务创新技术,打造长三角AI+大数据+机器人+场景融合的四维度产业空间。
二、确定三大核心发展方向
1.聚焦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培养产业能用的人才、能更好更快适应新技术的应用需求,引入产业公司的技术专家和运营负责人进入高校配强师资力量、优化学科、联动培养技能型人才,助力嘉定区的三个千亿级中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
2.打造多学科联动平台。举办相关的临床及产业峰会和沙龙,提升高端的学术氛围,领AI+大健康机器人的产教融合。
3.促培产业生态体。联合周边三甲医院、嘉定区基层医疗体和康复医疗机构,发掘潜在的AI医疗应用场景,依托天华学院的人工智能学院、健康学院及学校的云服务、云计算等平台,提供新技术项目的数据服务支撑。同时在微系统所、技物所、上大微电子学院等科研平台的赋能下,引入更多的软硬件公司,打造辐射全上海乃至长三角的AI+大健康的产业生态圈。
三、共赴现场展望新篇
会后,双方在对外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建文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3号楼3层的“AI+大健康应用会客厅”的建设情况。天华科创园3号楼3楼约1000m²,供健康学院用于AI+大健康会客厅建设,其中约500m²用于产品展示和培训、约100m²为共享会议室、约400m²为办公区域,目前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一融合前沿科技与健康产业的创新平台,其高标准的建设起点与清晰的产业导向,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副总校监朱国权表示,东校区将依托其高密度集聚的资源优势,专注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致力于通过多学科交叉联动与产业生态培育,打造一个产教深度融合,场景实训并举,校企共建共创,产业孵化和与社会服务一体的高水平科创园区和现代产业学院。
此次成功签约,不仅为东校区的正式启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康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崭新蓝图。
供稿 | 健康学院